“星舰”首飞爆炸,为什么被说成是“成功的失败”?
“星舰”首次“旅程”仅持续4分钟,便轰然解体,化为一团大火球。
然而,当4月20日这一幕发生时,发射基地现场传出的却是阵阵掌声和欢呼声。
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(spacex)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更是发推祝贺自己的团队,称星舰的首次试射“激动人心”,“学到了很多”,有助于几个月后的下一次尝试。
(资料图)
外界也不吝褒奖,有美国媒体称,即使以爆炸告终,也是一次低调的成功。有航天专家说,这是spacex践行“成功的失败”的典型案例。
史上最强大火箭的首飞显然并不完美,为何仍被不少舆论视为“成功”?
多台引擎失灵
美国中部时间20日8时33分,“星舰”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研发、测试和发射基地点火升空。
发射前,马斯克的预期并不高,称成功希望或许只有一半。事实也印证了他的预判。
升空后不久,火箭在空中开始摇摆、旋转,很快就失控,最后在墨西哥湾上空爆炸。火箭第一级“超级重型”助推器与第二级“星舰”飞船船舱未能实现分离。
从起飞到爆炸,前后仅约4分钟。而在理想的情况下,这次飞行预期将历时90分钟。
spacex在推特上说,火箭一二级分离前,“星舰”经历了“意外快速解体”。
目前,爆炸原因尚待研究。根据spacex的声明,助推器上的几台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。
直播视频画面显示,随着火箭越升越高,助推器的33台“猛禽”发动机中有多台未能正常工作。
爆炸时,火箭距离地面仅24英里(约合39公里),这也被认为距离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界卡门线(100公里)还很远。
“星舰”原定4月17日首次试飞,后因火箭助推器的压力调节阀冻结而取消。
能飞就是成功
尽管没有飞完计划中的90分钟旅程,然而,这次不完美的首飞依然收获赞誉。
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局长比尔·尼尔森向spacex表示祝贺。“历史上每一项伟大成就都伴随一定程度的预期风险,因为风险越大,回报越大。”他在推特上写道。
法国宇航员托马斯·佩斯凯(thomas pesquet)也发推文说:“永远不要将试验误认为失败。”
芝加哥大学太空历史学家乔丹·比姆(jordan bimm)在给美联社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,测试结果反映了“迈出的一小步和希望的一大步之间的差距,但仍然显示出可重复使用的超重型火箭已取得重大进展”。
不少舆论更是以“成功”和“重要里程碑”来定义这次试射。
《华盛顿邮报》评论,即使火箭在空中爆炸,也是一次低调的成功,因为“反复试验是成功的一部分”。
《纽约时报》认为,这枚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箭虽未进入轨道,但这次发射取得“里程碑式”的成就,为通向未来的旅程奠定了基础。
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表示,“星舰”发射系统高120米,比自由女神像还要高。这次发射创下有史以来发射最大火箭的纪录。它的成功起飞代表美国太空旅行向前迈进一步。
以爆炸告终,为何仍被定义为“成功”?从外媒评论中,或许可以理解“成功”的意味。
首先,周四的测试并非一无所获,至少实现了一些预期目标。
其中之一就是飞离发射台,而不是在发射台上爆炸。“这是‘星舰’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称。
在发射前,马斯克曾说,只要让火箭离开地面,不破坏发射台,就算胜利。现在,他的愿望实现了。
另一方面,此次发射没有载人,目的只是验证火箭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。航天专家称,这次短暂的飞行为工程师提供了大量数据,以了解航天器的性能,有助于加速研发。
第二,学到更多东西,积累更多经验。
“在一些人看来,这次发射可能是失败的,但其实不是失败。这是一次学习的经历。”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执行理事、nasa前高级官员丹尼尔·邓巴赫(daniel dumbacher)说。
spacex在爆炸后发推文也强调“学习”的重要性:“成功将来自我们所学到的东西,今天的测试将帮助我们提高‘星舰’的可靠性。”
“工程师会告诉你,他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和从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,”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太空历史系主任玛格丽特·韦特坎普(margaret weitekamp)说,“从任何形式的测试中总能学到一些东西”。
比如,这次测试的“断点”始于spacex试图关闭火箭主发动机并将一二级进行分离。
韦特坎普认为,对spacex的工程师来说,这是一个关键窗口:便于了解航天器哪些方面运行良好、哪些方面运行不佳,并将告诉工程师如何为未来的发射做好准备。
在不少航天专家看来,“星舰”是史上最强大的火箭,搭载史上最多的发动机,工程设计复杂程度远超其他所有火箭,而且这次还是助推器与飞船首次“合体”试射,它能成功升空本身就是一项壮举。
“边爆炸边学习”
事实上,太空探索原本就是冒险的游戏,充满各种不确定性,故障、失误、爆炸可谓司空见惯。
美国《时代》杂志指出,不幸的事实无法掩饰,但另一个事实也无可争议:在无人太空飞行历史上,火箭会一次又一次爆炸或坠毁。这是测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,但对太空飞行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。
在spacex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,航天器“折戟沉沙”更是家常便饭。
以明星火箭“猎鹰9号”为例,曾经历过多次发射失败,为此折损了多枚火箭。但如今,它可能是世界上最靠谱、最忙碌的运载火箭——自2010年以来已成功发射217次,仅去年就达61次之多。
而周四测试的“星舰”也早已写满挫败的记录。
从2020年到2021年,5枚“星舰”原型机进行短暂测试飞行,离地最高仅达10公里,其中4次以爆炸或坠毁收场,第5次总算成功,但在着陆后火箭底部还是意外起火。
马斯克预计,“星舰”在成功试飞之前还需要几次尝试。
舆论认为,由于承载着将人类送上月球和火星的梦想,“星舰”被赋予空前量级和强大功能,包括超强推力、可重复使用等,显然比其他火箭需要更多的反复测试。
还有观点指出,spacex的独特理念为其敢于试错、愈错愈试的做法“背书”。
路透社援引专家的评论称,周四的测试是spacex对“成功的失败”这一商业公式的最新诠释。
《纽约时报》认为,spacex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,公司理念可归纳为一句话——“失败得快,但要学得更快”。同时,作为最有价值的私人企业之一,spacex也有雄厚的资本消化挫折,享受“边爆炸边学习”的奢侈体验。
据悉,“星舰”首次试射成本约30亿美元。南加州大学航天工程教授加勒特·瑞斯曼(garrett reisman)认为,尽管火箭要花很多钱,但真正花钱的是人们的工资。从长远来看,spacex通过在研发过程中承担更多风险,可以节省更多资金,缩短识别和纠正工程缺陷的时间。
cnn称,spacex更像是一家硅谷软件公司——从一件不完美的产品开始,但可以快速改进。对spacex来说,事故频发并非都是坏事,而恰恰可以帮助他们最快、最有效地收集数据。这与nasa等传统航天机构形成鲜明对比,后者更喜欢按部就班、有条不紊的测试,而厌恶戏剧性的突发事件。
测试脚步不止
赞扬和鼓励之余,也不无沉静的声音。
路透社指出,“星舰”首次发射失败令人震惊,进一步凸显spacex在“星舰”项目上面临的挑战可能会远超其主力火箭“猎鹰9号”过去所遭遇的挑战。
还有美国媒体提醒,nasa选择“星舰”作为运载工具,并乐观地预计能在2025年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。但周四的测试结果会否影响nasa的任务时间表尚待观察。
不过,对“学到更多”的马斯克来说,测试的脚步不会停止。他在周四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说,很可能在今年将“星舰”送上轨道,并回收助推器和飞船。“如果不是今年,肯定是明年。火星,我们来了!”
(编辑邮箱:ylq@jfdaily.com)
栏目主编:杨立群
文字编辑:杨立群
本文作者:廖勤
题图来源:视觉中国
图片编辑:苏唯